最近一年来,东北某大城市的建筑保温市场发生了悄然变化,原来的占比较大的A级保温材料岩棉复合板,逐渐被一种传言可以达到A级的苯板代替。下面银通小编带大家回顾下这两种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史。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中国人使用岩棉作为建筑保温材料的历史要早于聚苯板,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:在二十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用宝贵的外汇进口来的聚苯乙烯要优先用于包装、救生、浮漂等刚需领域,不会浪费在建筑外墙上。而“大炼钢铁”产生的废渣,制成矿渣棉(所谓岩棉)用在建筑行业可谓废物利用、相得益彰。
由于当时的产品质量较差,岩棉在建筑领域并不受待见,大约2000左右,黑龙江省在哈尔滨市一处名叫TH花园小区的地方做岩棉外保温系统建筑节能试点。那个年代选用岩棉板是非常超前的,但不幸的是选用了矿渣棉板。虽然工程商是法国的S公司,结果两三年以后,七层顶楼的住户反映屋内不保暖了,但外墙也没出现开裂、脱落。后来,检测人员将七楼外饰面扒开,发现2.8米高的房屋举架,“岩棉”已经沉降到只剩下50-60cm。
而膨胀聚苯板由于优异的闭孔结构而保温性能优异、吸水率低,并且造价低廉、施工便利,当1988年北京市开始强制做外墙保温以后,长期稳居头把交椅。
北京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曾于2008年做过一项市场调研,结果是北京市场上的保温材料中,EPS占到了72%,2010年中国生产的用于建筑外保温的EPS达115万吨。
但是作为有机保温材料,聚苯板致命的缺点是防火性能最多能达到B1级,火灾事故屡有发生。2009年的时候,公安部颁布了一个公通字[2009]46号文件(《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》):含情默默地提醒大家:赚钱时别忘记安全生产,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要在B2级以上、别忘了加防火隔离带。但所有的人对这份文件置若罔闻,不予理睬。该着火的地方接着着火,而且把央视大楼点着了!
2011年3月15日,公安部消防局颁布第65号文件,禁用B级保温材料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聚苯板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,岩棉制品算是堂而皇之走进建筑保温市场。65号文件颁布以后涌现出很多真、假(等效“A”级)A级保温材料,但最终被市场淘汰。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GB 50016-2014)》在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,从那时起再设计常规民用建筑(27-100)如果选用B级保温材料,就得使用耐火极限为半小时防火窗,综合造价要比直接选用A级材料高得多,A级保温材料就成了首选。
市场好了,产品供不应求了,于是又出现低价竞争、以次充好的态势,导致岩棉脱落事件不断发生。在这种大背景下,A级保温材料苯板卷土重来,对于这种产品,争论的十分厉害。
反方认为:
2012版8624标准附录C.3特别说明,有机物含量不超过1%质量和体积,可认定为A级,如果用20kg的苯板需要把密度做到2000kg才能达到A级。
正方认为:
关于这个问题,现在有两种理论,一种无机材料0热值,质量加权实现A2,另一种正负热值抵消实现低导热系数A2级。第一种较为普遍,结果是密度大,导热系数高,强度低。第二种可将以上问题全部解决。
在讨论建筑保温材料岩棉与EPS苯板之争的同时,我们不妨看一下另外一种产品——无机活性保温隔热材料,该材料始于1998年,由于其A级不燃、施工便捷(可以实现无网施工)、解决了传统保温材料易开裂、龟裂的难题,高于岩棉和苯板的性价比 ,且满足国家65%-75%的节能标准,65号文件颁布之后,这种材料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,国家也出台一系统相关文件进行政策支持。